為做好假日期間疫情防控,創造安全有序出游環境,各地文旅部門、文旅企業加強文明旅游宣傳引導,游客、旅游志愿者等積極參與,文明出游蔚然成風。
五一假期前,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五一出游疫情防控不放松 安全文明記心中”文明旅游提示,倡導游客自覺遵守旅游目的地和景區疫情防控制度,接受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分時限流、保持間距等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會同當地文明辦,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微信、微博、短信等多種形式,開展了廣泛的文明旅游宣傳和提示。
假日期間,景區、飯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事業單位積極引導游客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文明旅游規范,落實文明旅游主體責任。
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景區,“設備已消毒”“此凳已消毒”“請間隔1米以上”等提示信息隨處可見,經過防疫安全服務培訓的流動志愿者和工作人員不斷提示游客做好防護。景區還通過循環清潔、防疫消毒、設置廢棄口罩回收專用桶等細致入微的措施為游客提供健康安全的環境。
使用公筷公勺成為假日旅游新風尚。在湖南湘潭韶山景區內的多個餐館,“請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海報十分醒目,餐桌上擺放著公筷公勺,服務人員主動引導游客使用公筷公勺,游客也非常配合。“我們的公筷公勺有顏色區分,黑色筷子是客人自用的,白色的是公用的。”韶山賓館餐飲部3號樓餐廳經理陳芬介紹說。據了解,景區所在的韶山鄉有關部門五一假期為轄區內280多家賓館飯店免費提供健康公筷。
旅游志愿者是假期旅游服務、文明宣傳活動的重要力量。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引導游客避免過度聚集、幫助游客預約入園等成為旅游志愿服務的重要內容。在各景區景點、旅游集散點,志愿者們耐心細致做好服務,為游客假期出行增添溫馨與暖意。
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下,廣州市志愿者協會在全市各大景區開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務。五一小長假前4天,該協會組織近200人次志愿者為2000多人次游客提供疫情防控、文明旅游、景區預約等方面的服務。在惠州西湖入口疫情防控服務點,當地文明旅游志愿者為游客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深圳文明旅游志愿者在各大景區及旅游志愿服務U站開展宣導活動,協助景區有序運營,幫助游客解決預約入園等問題。
在四川宜賓長寧縣,40余名青年旅游志愿者在蜀南竹海景區、長寧高鐵站、長寧高速路口等點位開展志愿服務。現場,志愿者們為游客驗證健康碼、測體溫,發放文明旅游宣傳手冊。
在山東煙臺南山景區,旅游志愿者配合景區做好文明出行宣傳,幫助部分游客在現場進行線上預約。“景區工作人員把防疫宣傳等工作做得十分細致,這次志愿服務對我們來說也是難得的體驗和學習。”志愿者任娟說。據了解,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動500多名文明旅游志愿者,配合景區、文博場館、星級飯店等單位做好疫情防控、文明旅游宣導。
在重慶,九龍坡區文化旅游志愿服務隊走進各大節會活動現場、景區、文化場所、商圈等,提供便民咨詢、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
據了解,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地文旅部門持續推進文明旅游工作,開展了“文明旅游 為中國加分——百城千景在行動”等活動,完善了游客不文明行為“黑名單”制度。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背景下,文旅系統進一步加強文明旅游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旅游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做好宣傳引導,倡導文明旅游。
如何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進一步推進文明旅游?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山東大學旅游產業研究院院長王德剛表示,各界應以這次疫情防控為新起點,加強宣傳和引導,強化文明旅游、健康消費理念,全面提升廣大旅游消費者文明旅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如在公共場合遵守秩序,不隨地吐痰、不隨處打噴嚏,用餐時自覺使用公筷公勺等,推動文明旅游進入新階段。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旅游系翟向坤副教授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戴口罩、測體溫、勤洗手、保距離等一系列要求的常態化,有助于引導民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進而推進文明旅游工作。